• 伟意国际



  • 上海伟意国际在线服务

    伟意国际智能喷丸机|喷砂机厂家
    电话:(+86)021-51035200(总机)
    68913886 68913887
    传真:(+86)021-68907128(自动)
    58200321(人工)
    应急服务:18918186798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21-5767
    上海伟意国际喷丸机|喷砂机厂家官方网站 :
    邮箱:webmaster@shliangshi.com

    行业新闻

    做人做事做学问——大家眼中的师昌绪

    发布时间:2014.11.13    点击数: 55552

            201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师昌绪获得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学术界,师昌绪是人所公认的大科学家 ,他用雄才大略为材料科学操盘掌舵,是难得的科技管理领域的帅才。

     

            与师昌绪同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同为校友的西工大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说:“师老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深具国际视野 、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始终从世界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国内实际出发,科学决策 ,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同时不放过关键的细节和问题,特别注重解决重大现实难题,所以他总能既起引领作用,又起指导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金属所所长李依依曾说 :师老能急国家之所急,比如国家特别需要温度提高100摄氏度的高温合金,他就到处去查找资料,组织一个团队 ,最后公关拿下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秘书长袁海波认为:师老总是会从战略的高度对待科研,比方说腐蚀数据的积累 ,当时基金委有不同的认识,觉得不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不应该管,但是师老从战略的高度 ,说这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国家必须抓。后来的三峡大坝建设,证明了我们抓下来,才有了这些土壤里面的腐蚀数据,作为支撑,三峡大坝的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师昌绪院士对待科研不仅严谨认真,而且谦虚,敢于接受意见 。师昌绪的学生张顺南研究员至今仍记得这样一件事:上世纪60年代,已经是研究室主任的师昌绪在一次会议上讲到一个技术问题,当时一名同事立刻提出异议,并指出了师老的错误 。师老并未觉得难堪、下不来台 ,而是当即非常谦虚地承认了这个错误,表扬了这位同事 ,并作自我反省。

     

            在专业研究领域之外 ,师昌绪则以宽厚仁惠为后生晚辈铺路搭桥,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先生。

     

            “师老在学术内外的作为 ,他的为人,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师昌绪的学生 ,年逾八旬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赵惠田 ,几十年来一直把师昌绪当成自己的再造恩师。他用“舒畅”二字来形容自己与师老一起工作、生活时的心情。“师老是位爱才的好老师,是位平易近人的好先生。”

     

            师昌绪的弟子 ,原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室主任的朱耀宵谈及师昌绪为人 ,朱耀宵说:印象中师老最大的特点是团结人,别人求他帮忙 ,他都乐于帮助,不摆架子,甚至文革中整过他的人 ,他都不记仇、不报复 ,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人,他都重用。

     

            中科院金属所高温合金部副主任楼琅洪说:在大家心目中,师老可能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其实和他更多地接触,会发现他的做人所打的境界不是常人所能比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宽容心和厚道。

     

            师昌绪的学生 ,沈阳科晶集团董事长江晓平在悼文中回忆:1988年底,麻省理工接受我为博士后 ,但我的人事关系在东北工学院,不知为何,东工人事部无论如何不同意,我实在没办法 ,两手空空,跑到了北京师先生家求救 ,他很生气 ,说为何不给年轻人创造条件,而是百般刁难呢,于是他亲笔给东工校长写了一封信。第二天 ,东工就放人了。后来,我知道师先生对所有他的学生出国都是鼎力帮助,从不要任何回报 。

     

            师昌绪先生逝世后,沈阳治丧委员会短短一天时间收到各大院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唁电八十余封,无数学子留言表达对师昌绪院士的敬意以及沉痛的哀思 。

     

            以下摘自中科院金属所,师昌绪治丧委员会网站留言。

     

            钢铁研究总院学子 于2014年11月12日的留言:

            记得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师先生是2011年4月12日,那是师先生领衔30多名院士、专家们到我院考察调研 。当时心里特别激动 !从小崇拜科学家,当看到93岁高龄的师先生还在为祖国的高温合金事业奔波忙碌时,当得知他还在就我国航空发动机 、新材料等研究向国家领导人建言献策时……,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希望我们后辈以师先生为楷模,继承先生遗志,奋发图强,早日造出真正的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航空发动机!以告慰师先生的在天之灵!师先生永垂不朽!

     

            金属所毕业生 于2014年11月12日的留言:

            作为上世纪80年代金属所的学生有幸近距离接触师先生 ,深深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 ,工作之后偶有机会与师先生交流学习 ,深深感受到他对我国材料界的热爱和突出贡献。 愿师先生一路走好!愿金属所继续辉煌!愿中国成为材料强国,实现先生的梦想!

     

            金属所晚辈儿 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少小离家,昌绪不凡;勤勉谦卑,亦涩亦甜;青年才俊 ,志向高远;报效祖国,舍逸求难 ;叶片空心,克苦攻坚;教书育人 ,弟子三千 ;厚德载物,福寿齐天 ;松柏常青,师训永传 。

     

            一面之师 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只有一面之缘,只听过您讲的做人做事做学问,内心震撼,如今先生驾鹤西去 ,愿您在天堂幸福 。晚辈只有努力,方不负先生谆谆教诲。

     

            IMR—jzwang 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师先生 ,祝您一路走好!您的精神会永远激励我们! 记得2011年来所不就您给我们的一次讲座 ,就坐在您身后,我们会谨记您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嘱托,为我国材料学发展尽一份力!

     

            钢铁工程师 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

            在金属所期间有幸聆听过师先生的报告,对师先生强调的材料科学工作者要重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印象十分深刻。师先生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先生千古!

     

            朱国培 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

            惊悉师老噩耗,万分悲痛。师老55年回国到金属所 ,有幸为师老服务 ,他常和我一起去加工购买科学实验的噐材 。他平易近人 、好为人师,勤奋踏实的作风至今仍记忆犹新。到北京后我们常有联系,建院六十周年时还共同合影 ,成为永久的纪念。愿师老一路走好  !

     

            材料环境腐蚀中心一员 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材料界的一代宗师,您用您的一生奉献祖国,您的事迹必将永传于后世 ,万古流芳 !师老,一路走好!吾辈必将学习先生精神 ,献身祖国建设  ,完成先生遗愿-祖国强盛!

     

            四川大学2010级材料学硕士-王洪飞于2014年11月11日的留言 :

            师先生是我专业伟大的奠基人 ,为我国金属材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生的离世,我倍感惋惜 ,我们将继续走先生的道路,用自身的行动回报您的付出 。

     

    ······

     

            师昌绪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 ,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师昌绪先生!(中科院金属所)

    更多讯息,敬请浏览 或 https://www.hkxlbrqz.com
    电话:021-51035200,68913886      传真 :021-68907128
    全国服务:400-021-5767      应急服务 :13901632687
    邮箱:webmaster@shliangshi.com

    版权所有 © 上海伟意国际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6443号-7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 喷丸强化 喷丸机 数控喷丸机 强力喷丸机 上海喷丸机



  • XML地图